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藏在你的「數據」裡;數據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張能幫助你看清楚品牌現況的地圖。透過數據,你能快速找到問題、做出正確決策,不再只是靠感覺,而是讓每一步的決定都更有底氣!
-
我有裝 GA4 了,還需要數據中心嗎?
GA4 和 數據中心 兩個都是很棒的數據工具,但二者看的角度不太一樣:
Google Analytics 4 | |
可以追蹤網站流量是從哪裡來 以及客人在網站上的行為 看了哪些頁面? |
可以看見真正的「經營成績」 像是商品銷售好不好?活動折扣划算嗎? 會員會不會回購? |
觀察對象 | 網站外部的流量 (客人從哪裡來?) |
品牌內部的經營狀況 (客人買什麼?) |
使用場景 | 廣告效果 、流量來源分析 |
訂單結構、回購率 、商品銷售分析 |
功能差異 | 流量、使用者行為 (點了哪些頁面?) |
營業額、利潤分析 、會員忠誠度 |
兩項工具搭配使用,一手掌握流量到訂單的完整全貌
做出正確的行銷決策!
-
每天五分鐘,看懂數據報表!
每天只要撥短短的 5 分鐘時間,觀察以下三項數據面向,就能知道今天的經營成果:
多通路表現
線上、線下誰表現得比較好?
很多品牌會同時經營官網與實體門市;當營收出現起伏時,以下是常見的一些可能狀況:(實際上影響的原因還有很多,這裡只是舉幾個例子供參考唷!)
-
- 線上營收突然下滑:可能是廣告預算減少了,或最近沒有推出有趣的促銷活動?
- 門市營收明顯提高:是不是剛辦了滿額贈活動?還是有新品上市、聯名企劃吸引了客人?
以上情境僅供參考,實際情形還需結合自身的活動時程與相關數據,做多面向評估,這樣才能更靈活地調整線上線下的資源配置與導流策略。
關鍵數據
掌握「營收起伏」的核心原因
- 每天的營業額起起落落,其實背後都有原因!只要觀察以下這幾項數據:
數據指標 指標解釋 分析及舉例 營業額 今天總共賣了多少錢 如果營收突然減少?
➤ 先看是訂單變少還是單筆金額下降?訂單數 今天有幾筆訂單 如果訂單變少?
➤ 可能是流量不足或轉換率低了平均訂單金額 每筆訂單平均買多少錢 如果單筆金額下降?
➤ 可能是促銷活動吸引力不足工作階段
(瀏覽數)網站有多少人進來瀏覽 如果人很多但沒人買?
➤ 要檢查是不是網站頁面不吸引人、結帳流程較複雜毛利率 賣出去後真正留下多少利潤 如果營收上升但毛利下降?
➤ 可能是促銷折扣給太多了 - 小技巧:
- 設定有效的滿額贈、免運門檻,可以輕鬆提高「平均訂單金額」。
如果推出組合包、加價購活動卻沒效果,可能要檢討門檻是不是設定太高了。
時間區間比較
拉長時間觀察,品牌到底有沒有在進步?
- 以雙11 為例:
- 暖身期:看會員有沒有變多?流量有沒有提升?
預熱期:觀察活動訊息擴散效果。
正檔期:專注營收、訂單數、客單價。
收尾期:看優惠加碼後的效果,有沒有消化完剩餘庫存。
- 暖身期:看會員有沒有變多?流量有沒有提升?
透過時間比較,不只看一天好不好
而是確認品牌是否真的持續進步!

-
透過數據深入分析
掌握顧客、商品、行銷三面向,一步步找出成效關鍵!點擊下方按鈕可快速前往段落:
新舊客行為分析
|
商品與訂單健檢
|
活動布局與優化
|
很多品牌都知道「要經營會員」,但到底該經營哪一群人?怎麼看他們的行為差異?
這時候,數據中心就是你最好的經營放大鏡。
了解主力客群
誰是你的核心顧客?
從數據中心的會員輪廓分析中,可以快速掌握會員的年齡層與性別比,確認主力客群的身份:
新客分析
從第一筆訂單開始經營
新客的數據,重點在「首購表現」與「回購潛力」。
-
【舉例🌰來說】若新客平均下單金額約 500 元,可設計「$599 熱銷入門組」或「人氣產品體驗包」
並透過首頁區塊的 Banner 版位加強曝光,引導首次購買的顧客選擇更高單價的組合商品
這不僅能提升交易金額,也讓第一次下單的顧客買得更滿意、留下好印象,提高回購意願!
舊客分析
精準鎖定高價值會員
舊客的分析重點在於「誰值得你進一步經營?」,觀察面向包含:
-
-
【舉例🌰來說】
- 若線下舊客人數少,但平均消費高
➜ 可安排 VIP 專屬活動或新品試用,培養忠誠度。 - 若線上舊客訂單數多,但單筆金額低
➜ 可推多件優惠組合或回購提醒,提高整體營收。
- 若線下舊客人數少,但平均消費高
不要讓新客成為「只想購買一次」的人,而是要新客成為「想一直回來買」的人
舊客也要好好經營,找到那些願意回購、可以成為 VIP 的重要顧客!
透過數據中心的會員分析
你不再只是經營「一群人」,而是能經營「對的人」

經營電商不是上架商品就好,真正能推動營收的是「會賣的商品」與「懂經營的選手名單」。我們從幾個關鍵角度,來幫你健檢商品與訂單的狀況:
商品表現
熱銷 vs 滯銷,誰是招財貓?
想像你經營的是一支球隊,每個商品都是上場比賽的選手。
-
- 熱賣商品 = 能得分的主力選手(幫你賺營收)
- 滯銷商品 = 混水摸魚的邊緣選手(拖慢現金流)
-
【舉例🌰來說】
- 一款賣得很好、但毛利不高的商品
➜ 可能是你吸引人潮的招財貓(引流品) - 另一款銷量一般、但毛利高的商品
➜ 則可能是默默撐起利潤的關鍵(毛利品)
- 一款賣得很好、但毛利不高的商品
滯銷商品怎麼辦?
不是下架,而是重新安排位置!
滯銷不代表沒救!它可能只是需要更多曝光或搭配銷售。
-
【實務建議】
- 結合加價購、組合包、滿額贈等方式
➜ 提高滯銷商品的流通率。 - 若商品快過季、庫存壓力大
➜ 可嘗試限時清倉活動,先止血再調整策略。
- 結合加價購、組合包、滿額贈等方式
商品角色健檢
找出毛利品與引流品
每個商品的任務不一樣,有的是賺錢主力,有的是吸客門面:
-
商品角色 毛利品 引流品 定義 高利潤主力 吸引流量 怎麼判斷? 毛利率高 商品頁瀏覽數高 經營建議 主要獲利來源,持續主打 強化曝光,搭配推薦組合 -
【小提醒】若發現某商品曝光超高但沒人買
可能是「商品詳情無法打動顧客」
建議檢查圖片、文案、價格等資料是否有值得優化的地方唷!
舊客回購力
藏在商品週期裡的金礦
-
指標名稱 看什麼 為什麼重要? 同商品回購率 有多少人買了又買? 判斷商品吸引力與回購價值 同商品回購週期 平均多久回購一次? 用來規劃回購提醒時機 顧客回購率 有幾成顧客會再買? 反映會員經營效果 顧客回購週期 顧客多久會再出現? 把握溝通節奏,避免流失 -
【舉例🌰來說】
- 賣咖啡豆,顧客可能每 30~60 天會回購
➜ 可在第 25 天設計推播提醒,提升回購率 - 賣行李箱,商品週期很長,N 年才買一個
➜ 就可以延伸推薦「收納袋」「吊牌」「旅遊備品」等周邊來帶動再購
- 賣咖啡豆,顧客可能每 30~60 天會回購
每筆訂單的背後,藏的不是數字,是顧客的選擇。
看懂商品角色與訂單趨勢,就能用對商品說話,做出更有力的營運決策!
商品數據 × 顧客行為分析
不是賣得多就好,而是要賣得「剛剛好、對的人、對的時機」
數據其實就是活動成效的照妖鏡,幫助我們從從銷售表現到毛利變化,讓你一次看懂每場活動到底值不值得做。
促銷活動做完要看什麼?
活動不是有做就好,我們可以從下列三個面向回頭檢視:
-
面向 觀察指標 需要思考的點 銷售成果 銷售額、訂單數、平均客單價 這次活動有讓大家真的多買一點嗎? 優惠設計是否有效 滿額贈、免運門檻後的平均客單價變化 設定的優惠,有沒有讓人想多湊一下? 毛利變化 營收扣除成本後的毛利率 賣比較多了,但有沒有反而賺比較少?
活動後,可以這樣分析成果:
-
指標 活動前 活動期間 判讀方向 平均訂單金額 $980 $1,230 增加 ➜ 滿額設定可能有吸引力 毛利率 42% 34% 下滑 ➜ 折扣幅度是否過高?
(是否屬於活動目標下的合理變動?)每日訂單數 25 40 增加 ➜ 活動成功帶動下單意願 -
【小提醒】
如果訂單數增加,但毛利率大幅下滑
(例如降到 30% 以下)
建議要特別留意是否優惠設計力度過大,折扣吃掉了太多利潤。舉例來說
像是以「滿額折抵」為主的活動
如果本來是希望拉高客單價,但結果毛利反而變少
那就可能代表促銷策略需要再檢視一下設定是否合理這時候可以考慮改成「組合加價購」或是「VIP 限定優惠」這類比較溫和的方式
讓訂單成長的同時,也能守住毛利空間。
很多商家會問:「一定要做活動嗎?」
其實問題不在「要不要做」,而是「做完有沒有留下什麼」。
促銷活動不該讓顧客養成「撿一次便宜」的心態
而是透過活動,成為讓顧客培養「回購習慣」的工具
好的活動,不只要帶來訂單,更要留下願意再來的顧客!
透過數據中心的活動分析
不再只是「做一場活動」, 而是開始「為品牌打造成長的飛輪」!

-
更多進階功能
如果你已經開始看數據、解讀數據,那接下來,讓 AI 幫你「整理成績、提出建議」,會省時更有感!
AI 營運助手
每月幫你整理營運重點
每個月只要一鍵啟用,AI 就會自動幫你分析上個月的營運成績,內容包括:
- 哪些數據變化最大?(營收、轉換率、客單價…)
- 商品表現有沒有明顯亮點或問題?
- 顧客行為是否有新趨勢?活動有沒有帶動下單?
- 幫助你看懂「上個月經營得好不好」
- 也會給你「哪些地方值得優化」的建議方向
- [ AI 營運助手] 詳情請點我
WACA 營運週報
回顧上週經營成果
每週會自動幫你整理營運重點並寄到信箱,內容包含:
- 一週營運總覽(商店亮點、熱銷商品、顧客概況等)
- 指標變化提醒(例如:本週回購率上升 1.5%)
-
- 沒時間天天看報表沒關係,一週看一次也能掌握全局!
- [ WACA 營運週報] 詳情請點我
如果你已經習慣看數據報表
這些進階功能可以幫你「花更少時間,掌握更多現況」!
讓數據自己說話
你就能專注在決策與創意上
-
常見問題 FAQ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還想知道:
取得數據後,我可以做些什麼? |
|||||
|